記得去年在推動第一次 NGO 數位網路狀況調查時,參與者普徧回應 google drive/ MS Office 是其工作上最常使用的生產力工具,可見文書編輯軟體與試算表工具之歷久彌新,橫跨了不同部門產業,其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既然如此,本週就來介紹推薦另一款號稱將是下世代辦公生產力工具,集文書編輯、試算表、專案管理與 app 應用於一身的神器 Coda 。

在介紹 Coda 之前,先來點暖身的資訊。90年代中後期開始接觸互聯網的朋友,或許還不陌生早年接撥年代所謂「上線」與「離線」之間的區別。21世紀第 1 個世代進入寛頻光纖行動數據普及化後,上線與下線就再無法一切兩斷的乾脆。許多「傳統」安裝版的電腦軟體工具也慢慢走向雲端,例如 Microsoft Office 套件軟體在 Google Drive 的追擊下,發展出全線電腦版與線上版的 Office 365 服務;一開始就專注在行動應用上的 Quip 希望靠著在瀏覽器端的即時留言通訊與辦公生産工具的整合,與 Microsoft/ Google 在辦公室文書試算軟體上一別苗頭。

三個月前,在某個交流 NGO 網路工具數位動員的郵件群組,得知了 notion.so 結合了:簡單文字記錄、專案任務追踪(含日曆)、資料庫(含試算表)、檔案存放分享等多重功能的網路線上服務。比之 quip ,第一次使用notion.so 讓我比較驚豔的是它再加入了有點類似 Trello 卡片搬動的專案管理追踪,以及各式先預設好的模版套用,用戶可以依自己的需求再加以調整修正。

notion 免費帳號有 1000 個 block 額度可用,什麼叫做 block ?按官網的解釋是,它為構造成出內容組合的物件,例如在某個「待辦事項」頁面當中,每一則任務即為 block,故可以把它想像成一片一片的樂高積木,端看用戶想要蓋房子還是造飛機,notion 希望打造成讓使用者不管是私人一己使用的網路資料或是團隊工作上的協作記錄,都可以在這個地方完成滿足。

notion 雖然好用,但後來發現 block 用得還蠻兇的 ,如果和他人一起協作,內容結構較複雜的頁面,1000 片積木大約只消十來個工作頁就消耗地差不多了。就看使用者願不掏錢出來支持這家公司撐過各種冒出頭的網路應用服務競爭囉。

至於本文原本欲介紹的主角 Coda,我個人覺得它的操作介面與設計概念和 notion 有點類似,但前者更適合一般使用者,而後者則可能會更贏得稍具編碼能力的開發者或自造者(maker)的青睞。

Coda 網站服務自去年底開始接受小圈子外部測試,今年春天陸續發出更多的測試帳號,但目前仍未完全開放註冊。我自己也不記得在何時何地留下了聯絡資料以待邀請通知,上週收到測試版服務開通郵件時,還有點莫名其妙地警戒,心想是什麼釣魚郵件之類的嘛。完成邀請令牌驗證之前先人肉一下,才隱約記得起好像在今年初從某個網路應用服務新知網站知道它之後,在其官網留下的資料。目前 coda 僅支援透過 google account 登入其服務,也只能在 Chrome 瀏覽器上使用。

從下方的合併圖來比較,coda, notion (可隱藏的)左側保留作為某專案的快速網頁導覽欄位,工作環境則位於中間大部份區塊。按照 Coda 的介面設計概念,建議用戶把左側導覽欄想像成為一支試算表檔案中有不同的工作表,不過它的工作表功能當然更為強大,不只有行與列組成的儲存格等公式計算,也可以把它當成是普通的純文書編輯環境。

擅長試算表的高手都知道(先聲明自己完全是試算表低手,只會操作最基本的功能),同一個檔案中,可以透過在某個儲存格的設定來呼叫其它工作表其它儲存格的資料,或是依此來設定統計數學公式的計算執行。除了重複大量計算功能外,試算表還可將數據快速地轉換成更為直觀的圖表資訊,例如最常見的年度月份銷售業績表現走勢圖、資産配置狀況的圓餅圖,比較甲乙分數表現優劣的長條圖等等。

Coda 的産品開發理念為:如何把試算表的強大功能發揮地更為極緻並改善其原本的弱點不足處,整合出新一代革命型的辦公用生産力提昇工具。在此想像下,coda 最大的突破在於把試算表當中的儲存格 cell 當作一種物件 object 來看待。嗯,如果有學過一點 OOP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或許對於物件概念不致太陌生(真慘,我不只是試算表文書軟體低手,連學習程式語言也是把物件觀念弄得亂七八糟)。

前面在介紹 notion 時提到,它的各式頁面模版是透由不同的 ”block” 積木堆砌而成,如果用這個類比來作分析 notion/ coda 之間的差異,前者的積木大概就是同一種顏色材質,但不同形狀的小組件,使用者可以領 1000 片積木來完成自己想要的模型作品。而後者的物件則是更為抽象的:好啊,你想要組個模型嘛,那我給你一個叫做「物件」的東西,它可能是三角型、圓型的塑膠積木,也可能是一包水泥或一打厚紙板又或者是上述材料的組合,端看自造者如何為符合自己需求的物件設定屬性與涵值,再從各種物件來組裝出模型。又如同試算表功能當中,某個儲存格可以呼叫同一個檔案裏其它工作表的儲存格,coda 亦是透過物件的導入,讓同一個工作文件中某個工作表(即便它本身不具表格/儲存格功能 ),仍可以呼叫其它「工作表」中的某些儲存格並要求它來執行某些功能,達成各分頁間彼此串連整合同步的效果。

嗯,這樣的形容會不會太過抽象?那簡單直白的一點,就把 coda 當成集:文書編輯、專案任務追踪(含日曆)、資料庫(含試算表)、數據圖表化於一身的整合型辦公服務,而它還有無窮的變型發展潛力。

雖然 Coda 的產品概念與實作效能的確讓我非常驚豔,但是我想它的服務市場設定應是以産品開發者、專案管理者為主流,如果未來服務更為成熟直白,或許真能慢慢在一般用戶當中散布流行,成為替代文書、試算表、專案管理等多個檔案的整合型工作環境。(不知是 bug 還是中文編碼問題,目前在 coda 編輯環境中,無法連續輸打中文,貼上一段文字或中文內容的表格倒是沒問題)

目前 Coda 仍在測試階段,若想及早體驗試用除了在其官網上留下 email ,等待對方某一天忽然來信通知開通登入使用權限外,另一個辦法就是找到 Coda 的使用者,請她/他發送邀請信。後面這一句的意思其實就是在說:如果有人讀了本文感興趣想立即玩玩 Coda,可以向我索取邀請信。索取方式可以透過:1) Medium 用戶可以利用私密通訊功能,留下電子郵件資料;2) 推特用戶可以直接在私人訊息處(message, 不是公開推文 tweet to )留下電子郵件。作為交換條件呢,就是請索取者在個人的社交帳號公開宣傳或私下找一位你認識的 NGO 工作者來協助填寫「2018年台灣非政府組織數位網路調查」問卷(嗯,好像第二個作法,對方做否我也無從查證齁,好啦反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基本信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