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美國有一則堪稱「熱門」訊息(華文端傳媒也作了報導),美國民權組織ACLU北加州分會公開挑戰質疑某家提供「社交網站即時監控服務」的公司,這也讓三大社群網站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宣佈不再將用戶資料賣給這家Geofeedia。

昨天又看到英國有一家保險公司Admiral打算透過讓摩托車主是否願意提供其臉書資料(當然初期可能會有折扣優惠來刺激用戶同意),來讓公司從保戶在社交網站上的行為模式來決定其保費高低。雖然這樣的打算因為臉書自己跳出來「聲稱」其非常重視用戶隱私而不會同意保險公司推行。

這些似乎是大數據年代中,無數個人資料被私人企業收集交易、政府監控「常態」下的冰山一角。

在這個集中型社交媒體當道的年代裏,除了用戶們不吝「貢獻」各種內容喂食個人在社交網站的版面,滿足一種個人就是媒體,在「朋友圈內」享受某種沾沾受囑目感外,多少人清楚地意識到:同一時間這些發文資訊(或不發文,甚致即便沒有這些社群網站的註冊使用帳戶,卻因為造訪瀏覧了裝有其外掛的網站而同樣無法倖免於個人瀏覧資料地被莫名收集)的元數據也一併被這些大型網路收集。而這些元數據(metadata, data about data)所揭露的訊息,其實更清晰地反射原訊息發送者的某些習慣模式、設備資訊、物理狀態,故透過元數據的收集分析,幾乎可以拼湊出連當事人都未曾發現的一個「更接近真實狀況的自己」。(又或許說,本質中的「自己」,能透過自主決定表述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已不再重要。「個人」在這個社交媒體大數據時代裏,被迫呈現的很可能有一大部份是自己並不想讓別人知道,卻已無所遁形的一面。)  

在前述GeoFeedia的案例,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大型社交網站公司不只是賣廣告,他們的營利方法還包括出售用戶個資與元數據,而GeoFeedia就是從買來的資料中,開發相關軟體來分析用戶的地理位置、性別、種族膚色與發文內容,提供警察機關作為社交網路的線上即時監控工具,甚致有可能結合其它預測方法,重點嚴密監控一些「高危險群份子」,以做到所謂「防範於未然」的預測形治安介入手段。

我個人一直蠻好奇,除了政府部門以「方便管理」之理由,收集了許多國民個人資料外,今日數位社會生活中,到底人們(消費者/用戶)的個人資料被私人部門收集,尤其是網路連線服務提供業者(ISP)、網路內容提供者(ICP)以及網路平台應用業者所收集看到的消費者個人瀏網上網活動與走過留下的痕跡,到底這其中中後段的鏈結生態體系是什麼樣子:原始的收集者如何使用這些個資?是否(如何地)再轉賣給第三者第四者?那個資料販售市場的交易狀況如何?收集或買的資料如何被利用應用,其是否什麼潛在的疑慮爭議? 

如果你也有和我一樣的疑惑,建議你不能錯過這本「Network of Control:Corporate Surveillance, Digital Tracking, Big Data & Privacy」。原書以德文寫成,不過現已有英文版,而且作者還大方地把全文放上網路免費下載。原書下戴處:http://crackedlabs.org/en/networksofcontrol

cover

作者以上述類似的問題意識出發,試圖透過大量的文獻梳理來回答下列:

* 當今數據資料產業的玩家是哪些公司?這些線上平台、科技公司與資料掮客如何收集、利用、分享個人資訊?

* 生活中已不可或缺的智慧手機、運動手環、電子書、物聯網設備IOT到底收集了什麼樣的個人資料訊息?無所不在的監控還會遠嗎?

* 大數據分析如何被應用在各領域?其是否造成某些差異性服務與對待?

* 個人的購買消費行為、通訊習慣、上網行為如何不知不覺地受影響?

* 上述種種現象狀況的社會與倫理隱憂何在?我們如何因應? 

其實這些問題都不好回答,恐無法在這本不到200頁左右的小書裏「簡單」地找到答案,不過倒是刺激讀者應該要做點準備,來面對我們這個數位時代中的種種挑戰(我個人目前是越來越於悲觀啦)。

其它參考資源:

前面第一段提到的ACLU北加州分會推動一個:現代企業良好作法的建議: https://www.itsgoodfor.biz/

歐盟獨立機關European Data Protection Supervisor則於今年9月份發表了:The coherent enforcement of fundamental rights in the age of Big Data,發表觀點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