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到 Private Standard 今年六月新發表的48626文件 Code of Practice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文件本身不長但內容意旨還算是非常提綱切領,自己過去似乎未曾看過類似的東西,基於此新奇感(?),就隨手把內容要點作一下簡單的整理記錄。 Code of Practice 並不是 NPO 細節營運操作手冊,在我看來它更像是一種畫出重點的架構安排,其支橕一個非營利組織良好經營與正當行為的要點有四大項:

一. NPO 的管理與領導

二. 宣傳溝通與反饋設計

三. 財務指標數據之分析,透明揭露與報告

四. 影響力計量評估

COP 框示出非營利組織對於上述四大面向,建議 NPO 應採取何種原則立場或具體作為

一. NPO 的管理與領導

  1. 一般性管理課題: NPO 在管理治理課題上普遍性課題,如對哪些人負有責任、利害相關人是誰等基本問題的釐清
  2. 願景、宗旨、價值和策略: 確認 NPO 其設立之宗旨、懷抱之理想願景、內部章程、年度中長程計畫、行動策略彼此之間相襯相符,除合法遵法外,是否有更高的要求標準等等
  3. 理事會董事會: 界定NPO領導與對外正式代表的機構理事會董事會之職權、其如何妥善健全地執行任務
  4. 組織結構與人力資源:除了"上層領導"的理事會外, 實際推動工作的權力人力架構又該如何安排?有哪些要考慮的地方
  5. 風險管理: 詳見附錄A
  6. 安全防衛與落實: 主要利害關係人,特別是服務對象、工作人員、志工,確保其免受來自組織本身內部其它人的職權濫用欺凌。例如透過制定與落實良好行為準則( code of conduct)以規範與引導 NPO 各層級人員避免不當不妥的言語或行徑。
  7. 訓練:附錄B
  8. 持續改進:附錄C
  9. 資料數據管理:附錄D

二. 溝通與反饋設計

  1. 宣傳溝通:此處 communication 是以 NPO 對外發言時應注意的地方
  2. 反饋:除前述由 NPO 對外的宣傳溝通,外界給予的回饋、反饋機制的規劃等等(可再參見附錄E)

三. 財務報告

  1. 基本原則,也就是下面要會再進一步討論的2345 點
  2. 情境脈絡:商業公司的財務報表大概都是遵循 GAPP 會計原則,而 NPO 呢? 不問現實操作只是生硬移植,恐怕 NPO 的財務報表終未能反應真實狀況,因此這裏強調"context" 的重要,最好要考慮到 NPO 日常主要業務活動的性質、所面臨的營運環境(外部因子)再依照一般會計處理原則來反應在財務報表。當然真正關心留意 NPO 財報的人不多,可能連大多數 NPO 內部人員自己也看不懂,怎麼辦? POC 建議不妨分析比較其它性質規模相近 NPO 的財報,從他人身上發掘自己的問題。
  3. 效率: NPO 討論財務效率常用的指標大概就是行政管理費用的比例控制、募款成果與成本比例…. NPO 應找出適用自己的指標,以測量掌握自身在工作投入、影響成效與經費成本等因子之間的變化狀況。
  4. 穩定可持續 財務穩健的反面大抵是事先能意識認清到 NPO 會遇上哪些潛在的風險,特別是中長期資金來源規劃是否合理
  5. 揭露

四. 影響力衡量評估

  1. 原則: 評估 NPO 的影響力應考量以下234點原則
  2. 有意義有目的: 影響力這個字眼雖然最近變得熱門,但若只是跟風地摘幾個 KPI 對組織根本沒實質助益。反過來說,若認真看待影響力,那麼在一開始就要計畫性地把事情想清楚規劃好。
  3. 包容:此處包容著重在"末端使用者",也就是 NPO 主要的服務對象是否被好好地納入投入到 NPO 從計畫規劃、執行推動到回饋反饋收集檢討修正等等各階段完整的循環過程。
  4. 強健: 多角地收集數據與工作成果資訊,包括來源與方法的多樣,避免過於單一,以提高評估影響力的證據可信度。
  5. 量性與質性資料的收集整理運用

COP 扣掉封面封底算起來只有 14頁,本文所介紹的非營利組織良好經營與正當行為四大項要點外,還有ABCDE 五篇附錄,分別羅列 NPO 良好管理實踐在: 風險因應、訓練、持續學習改進、資料數據生命週期管理、客訴反饋系統等課題更細節的項目建議,若對該課題有興趣可以再去翻翻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