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 Profile Analyzer

之前自己曾照著網路上的教學指南,摸索練習python豐富資源以進行一些簡單的資料抓取分析,例如這篇python Twython 練習。因為這一些一點一滴的過程,我才益發真切地感受到,我們每天在(社交)網路上公開的狀態、分享的資訊,除了當事人自以為資訊內容本身欲公開所代表的某種「宣誓、表態、表演」的動作外,這許許多多單一動作本身的發動時間、地點、互動對象、採用工具等等的元數據滙集起來(metadata或稱後設資料,或稱詮釋資料,簡言之,就是活動記錄資料),其實完全不難以拼湊發文者本人的具體個性形貌、政治立場、性傾向….。

吹哨揭密者保護與軟體工具介紹

本來只是想補充去年不足的簡介,只從技術面介紹吹哨揭密軟體的安裝使用,沒想到一寫不可收拾,發現得先討論一點關於吹哨者對政治問責、人權促進等前提的觀念釐清與提倡,結果寫得有點囉囉嗦嗦的雜亂,請多忍耐。

technology tools for NGO part II

延續著上一篇文章介紹了The Engine Room 2015年作專案「Tool Selection Assistance」。接下來想再談談TER在一年多後,所發佈的「technology tools in human rights」。

時序上我先讀完Technology tools in human rights,這個主題照講對我而言根本是致命的吸引力,在閱讀過程中也偶有靈光乍現,但總覺得其內容有點過於零碎,不知要如何整理出它的重點。過了幾週之後,才知道TER之前有Tool Selection Assistance專案。從命題上,倒是蠻符合TER欲從人類學觀點探究非營利社會倡議社群在數位科技的採用上更具能動與自主性,故而後從TAS專案中全面性觀點的高度,大大幫助我重新理解了NGO社群中的人權組織看待科技工具/數位工具時是否該有差異於其它議題NGO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