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創立,從網路搜尋引擎起家的 Google,今天已是跨足各式數位科技産業的跨國超級大企業。近一個月來,它最為華人社會與國際人權組織所關切的事件仍是 Intercept 報導了 Google 內部員工吹哨,揭露其為了全面重回中國市場,遂配合其網路審查干預政策,私下偷偷進行了過濾敏感辭等具中國特色的搜尋引擎計畫(Dragonfly)。國際人權組織或許從企業與人權、公司創業之初的信條:不作惡….等等軸線來發揮其公開信的內容。不過本文想要談的,倒不是這啟看似正義與侵害壓迫對立性與「正當性」如此分明的事件,而是 Google 在過去十年廿年以來,其開發、併購、提供的各式網路服務軟體或硬體設備,如何廣泛深入又默默無聲地搜集了用戶資料。Google 搜尋引擎說,他們的宗旨是: “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而在這個數據為黑金的時代裏,數十億 Google 服務使用者的個人資料,也早已是 Google 眼中全球資訊的一部份,雖然不見得可為「外部」平等使用(universally accessible),但這片用戶黑金卻是 Google 繼續收取網路廣告利益與鞏固其運算科技優勢的燃料。
下世代的生産力數位工具 Coda
記得去年在推動第一次 NGO 數位網路狀況調查時,參與者普徧回應 google drive/ MS Office 是其工作上最常使用的生產力工具,可見文書編輯軟體與試算表工具之歷久彌新,橫跨了不同部門產業,其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既然如此,本週就來介紹推薦另一款號稱將是下世代辦公生產力工具,集文書編輯、試算表、專案管理與 app 應用於一身的神器 Coda 。
GPD Data protection for human rights defenders 小書介紹
我個人還蠻喜歡 Global Partners Digital 從人權角度探討言論自由與隱私、數位安全、網路治理所編寫的出版品。原因是他們整理歸納的工夫非常好,用字行文非常淺白清晰,插圖非常賞心裞目地可愛。對該主題或領域陌生的新手,往往可以透過 GPD 這一系列小書整理的資訊,找到不錯的學習起點。